【院内要闻】党旗在召唤 党员站立的位置就是抗击疫情的防线——记我院设备科抗击疫情阻击战人员
发布时间:
2020-02-27 11:20
来源:
党旗在召唤 党员站立的位置就是抗击疫情的防线
---记我院设备科抗击疫情阻击战人员
一场没有硝烟的抗击疫情阻击战,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高高飘扬,人心所向,无往而不胜。我院综合党支部书记、设备科科长辛永萍说,“疫情来势汹汹,设备科就是战场的后备保障,越是重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越是对党员的重要考验。我很庆幸也很感动,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男子汉,他们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职尽其责,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
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他们舍弃家人,多少个日夜,与省卫健委组建的专家组共同研究论证救治设备的采购、验收等工作;他们要在全院发放各种医疗物资,做好应急物资库存量、消耗量等方面的报表统计;他们要与多方沟通联系订购医疗物资,满足医院正常医疗工作和防控疫情的物资需求,做到有备无患。需要开会,需要运输,需要安装、需要调试,他们每时每刻都与大量人员接触,无法回避。他们只能将自己与家人隔离,这是对家人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半个月没回过家了,真的想家了”辛永萍说。
前线有你 后方有我---老党员的抗疫战
春节前夕,鉴于对疫情的预判,院党政领导决定对防护物资进行储备。设备科的同志们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孙瑞智接到任务后,紧急联系物资厂家,着手订购储备口罩、手消、帽子、手套等各种防护物资,一直忙到了年三十,才匆匆与爱人和孩子踏上了休假的旅程。疫情来势汹汹,让人始料未及。到了三亚的第一天,孙瑞智就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感到了疫情的严重性。没有时间感受阳光海滩,没有心情陪伴女儿畅玩,他就是觉得胸口压着块沉重的石头,有太多的工作放心不下,需要他来亲力亲为。“每个人分管的工作不同,科室的人都迅速返岗了,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我还迟迟订不到返程的机票。我着急坏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这样的心情。”孙瑞智说。
虽然在外地,可孙瑞智负责的工作一点没有耽搁,他每天不停地通过电话、视频坚持工作,除了想方设法在物资紧缺的时刻保证医院的防疫物资供应,还要为成为定点后备集中救治医院的南院筹备物资,多的时候,一天要接打400多个电话,每天都工作到半夜。莫说对女儿的陪伴,女儿想跟爸爸说句话都插不上嘴。
左盼右盼终于回到哈尔滨,接受了在家隔离观察后,孙瑞智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直接就奔赴了南院集中改造的现场,对省卫健委招标采购的1.2亿抗疫设备进行接收、验收安装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项工作都与时间竞速,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以后。怕来回路程过长耽误工作,孙瑞智索性住到了南院,三五天回家休整一下再回去,这种投身工作、抗击疫情的获得感,他觉得这样踏实极了。
“当时被隔离观察不能马上投入工作,真的心急如焚。看到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号召,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就更觉得我一定要冲上去。无论我在哪,我都要把工作做好,我在哪都要竭尽全力做好后方服务,前线有医护人员,后方一定有我们。”孙瑞智说。
2月16日,孙瑞智在施工现场度过了自己的生日。一碗泡面,一个煮鸡蛋,科长辛永萍还细心地为大家带了几个罐头小菜。不能聚集在一起庆祝,大家带着口罩彼此离得很远为他唱起了生日歌。这个生日定会在孙瑞智的回忆里留下深深的烙印,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他默默许下了今年的生日愿望,“愿抗击疫情早日胜利,愿国泰民安。希望下一次相聚,我们能摘下口罩看到彼此的笑脸。”
职责所在 不负使命---预备党员的抗疫战
2月初,我院南院被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为省集中救治定点医院,计划用15天完成甲级传染病救治医院标准进行改造。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综合党支部预备党员、设备科杨艳伍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第一时间冲往前线,着手准备接收、清点各类医疗设备。
作为准备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省卫健委为医院招标了6000余台医疗设备,共170多个种类,包括消毒设备、洗衣房设备、ICU设备、手术室设备、呼吸设备、检验设备以及输血和护理设备等。身为二院设备科的一名工程师,杨艳伍深知责任重大,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他便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随时准备对各种医疗设备进行全面验收和安装调试,并且要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使用标准。
奔赴“一线”,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近10项工作几乎要同时开展。与厂家沟通设备的运输情况、验收从全国各地运来的设备、按照合同内容对设备进行接货验收、检查证件是否齐全、填写验收单、做好验收记录、向领导汇报设备的到货和发放情况、与对接医生护士沟通设备的培训问题、为运输车辆和安装工程师开出行证明……因到货量大,且时间不固定,有些设备甚至是在凌晨2点送达。回到宿舍,杨艳伍只能自己烧开水吃口泡面。虽然工作很累,身心疲惫,但他还是坚持连续加班,一直没有回家。面对想念他的小女儿,他就抽时间用微信留言安慰,告诉她“外面病毒很严重,爸爸作为医务工作者有责任且必须要冲在前面,为那些医生叔叔阿姨们做好战斗前的一切准备,这是爸爸的任务。”第二天看到手机回复的大大笑脸时,他明白,那是全家人对他工作的支持!他更感到肩上责任更重了,并下决心要努力完成,不负使命。
经过10多天的验收、安装调试和组织培训,2月16日,南院改造所需的设备大部分已就位并可随时启用,看到这样的“战果”,杨艳伍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他说“虽然我还是预备党员,但我要用更多的实际行动践行我对党的誓言,这是党对我的考验,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做好每件事,“战疫”成功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榜样力量 照亮初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2月20日,正值防控疫情关键时期,设备科科员张冀晗向院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在这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我看到身边的党员们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的工作时,他们身上的那种团结、努力、奋进的力量鼓舞了我,让我明白了党员的价值,更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
在日常工作中,作为科室骨干张冀晗也常常奔走在临床一线,维修设备、检验材料,努力发挥他的专业所长。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临危受命,毅然返岗投入工作。不仅参与到防疫耗材的调拨、搬运、领取、分发等工作中,还连续几个昼夜在省卫建委参与哈南改建项目设备招标准备工作直到第二日凌晨。
在入党志愿书中,张冀晗这样写到“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从事医疗器械的招标、物资采买,每每千头万绪,只为尽早完成任务,早日完成省集中救治定点医院的改建工作,早日收治患者,为大家多做一些实事。虽然我做的事情没有一线医护工作人员那样‘闪光耀眼’,但却从另一个角度为防控疫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做好坚强的后盾,虽然我做的事情默默无闻,但我愿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萤火之光,温暖人心。经此一事,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旗在召唤,党员站立的位置就是抗击疫情的防线。与疫情斗争,心中需要光明的精神力量。从前线的重症病房到后方的战斗保障,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在哪个岗位,共产党员都会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我们坚信,胜利之春必定如约而至!